新时代高校坚定文化自信的途径 朱建国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18-11-05浏览次数:847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富有创造力、形成凝聚力的重要保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形势和国际局势,一个民族更需要文化自信作为其持续发展的精神保证。大学生是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主体,大学生文化自信不仅体现为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认识和尊重,对外来文化的高度包容和辩证吸收,更表现为一种对文化传承、批判和继承的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以时代发展为背景,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价值观,并积极投身到文化建设中,真正做到文化认知、文化认同和文化践行的有机统一。大学生正处在学习文化,形成自己文化观的关键时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对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意义。
    一、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要增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积极总结、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大学生正确树立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把握课堂,从而真正把“文化自信”的培养覆盖到高校教学改革的全过程。
    二、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一是以经典传统文化活动涵养校园文化底气,助力文化自信培育。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大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纪念中华传统节日”活动、“高雅文化”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从而提升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二是因地制宜地打造校园精品文化活动,校园处处是美景,处处是文化。如邀请文化名人进校园,让学生与他们近距离接触,感受人文熏陶。是以品牌工程和特色项目助力立德树人。通过实施“文明修身创优工程”、“学工队伍提优工程”、“公寓六品一家营造工程”、“心理健康温暖工程”等工程,积极打造“一院一品”、“诗教育人”、“书道育人”、“精准资助”、“修身微行动”、“学在师专•教授有约”、“四走进、四服务”等七大学工特色,积极推进“活力师专、实力师专、魅力师专”的打造工作,努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三是以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培养校园文化正气,推动文化自信培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
    三、在社会实践方面。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实践,高校要利用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入学教育、校史教育、暑期社会实践等机会,鼓励学生投人到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去。
    四、在“互联网+”手段方面。一是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手段,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传播文化自信中“活起来”,着力构建和打造网络和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努力开辟和占领网络舆论文化阵地,使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紧跟新时代脉搏。二是要掌握网络文化宣传主动权,能“网”住学生的心灵。要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和话语权,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和阐释党的思想文化理论,在高校弘扬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三是要建立和完善由网上正而引导、网下侧而协同的监督机制。
    总之,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而言,我们要群策群力,充分整合高校内部教学、管理、服务、校园环境等诸多部门,广泛开展各类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深入推进文化育人,让高校学生牢固树立坚定不移跟党走的思想。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把高校建设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地。